國立成功大學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

醫護分享

 2022年3月8日     林摯鈞 博士  /  醫護人員分享

除了肌少症之外, 糖尿病患者還需要注意動態平衡的問題!

糖尿病盛行率不斷攀升,影響全球5億人口。隨著高齡人口增加及生活習慣的改變,預估在2045年糖尿病將影響全球七億人口之多。這幾年因為社會經濟的成長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亞洲在糖尿病盛行率上持續攀升,占全球糖尿病人口的60%之多,而其中更以中老年人為主要族群。在台灣,65歲以上罹患糖尿病者占全數糖尿病患者50%以上。也正因為糖尿病的盛行率隨著年齡而增加,第 2 型糖尿病患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常常容易伴隨出現老年綜合徵如肌少症(sarcopenia)和虛弱(frailty)症狀等困擾。

肌少症是一個和年齡相關的症狀,表現在骨骼肌肌肉質量的逐步減少、以及身體功能的逐步下降的現象。大約50歲過後,肌肉質量就開始出現逐年1-2%的降低。肌少症的盛行率在60歲至70歲約在5-13%左右,而在80歲後的盛行率可能高達11-50%。過去文獻顯示,肌少症和第二型糖尿病共享非常多相似的臨床表徵,如體能活動力(physical activity)的下降、活動範圍的減少、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慢性發炎現象、以及粒線體功能障礙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等。肌少症同時也被認為和衰弱症有許多的關聯性。臨床上衰弱的五大表徵包括疲憊、體能活動力缺乏、 肌肉無力、行走速度緩慢、和體重下降。肌少症的三大檢測要素包含肌肉質量的下降、肌肉力量的減少、及行走速度緩慢,其中肌肉無力與行走速度緩慢與衰弱的表徵相同。肌少症與衰弱有許多相似的臨床表現,而第二型糖尿病則被認為會加速肌少症與衰弱的現象。過去在糖尿病個案其體能活動力缺乏的議題上常關注在其日常生活功能(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的影響,鮮少在體適能的綜合表現上進行深入的觀察與研究。

成功大學前瞻醫材中心與成大職能治療學系及成大醫院內科部進行臨床研究,收集78位第二型糖尿病患之體適能、肌少症、衰弱等數據,並與48位年齡相仿之血糖正常者進行對照分析。檢測參數包括骨骼肌質量指數(Skeletal Mass Index, SMI)、握力、行走速度、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柔軟度如抓背測試與坐姿體前彎、平衡能力如開眼單足立及8尺立走、有氧耐力如2分鐘抬膝、肌力如30秒坐立等、衰弱及憂鬱量表等。

研究結果顯示第二型糖尿病患罹患肌少症之風險的確高於血糖正常者,並主要表現在行走速度的下降。此外第二型糖尿病患相較於血糖正常之控制組來說也出現顯著較為衰弱及憂鬱的現象。於銀髮體適能的表現中,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顯示較高的身體質量指數,並且在四肢的肌肉力量明顯的下降、而有氧耐力、靜態平衡及動態平衡的能力相較於控制組皆出現顯著的減弱的現象。換言之,第二型糖尿病患相較於血糖正常之民眾來說,出現較為肥胖、且肌力、有氧耐力、平衡能力皆較為不足的症狀。

進一步邏輯斯迴歸分析各變量之相關性後發現,衰弱、身體質量指數、動態平衡能力和第二型糖尿病呈現顯著相關性。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對抗虛弱和保持身體適能,尤其是動態平衡訓練,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之重要性。

該研究於20222月發表於國際期刊 BMC Geriatrics,研究主題為Beyond Sarcopenia: older adults with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 tend to experience an elevated risk of poor dynamic balance-a case-control study

附上相關連結: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177026/

全文連結: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855561/pdf/12877_2022_Article_2826.pdf

平衡能力的維持與訓練對於銀髮族群相當重要,平衡能力不足往往最常反映在跌倒風險的增加,而銀髮族群跌倒造成的後遺症眾多,包括如骨折以及後續的臥床造成的後遺症。據統計,因跌倒造成的非脊椎骨折約佔63.1%[1]。期刊Diabetes Care過去研究年齡介於45-84歲的400位糖尿病患者中,發現其中有63%的個案曾經有過跌倒的經驗,而這些這案平均每人每年有1.25次跌倒的發生率 [2]。可見得防止跌倒及平衡能力訓練對於糖尿病個案的重要性!

平衡訓練可預防並降低跌倒風險,而居家平衡訓練該怎麼做呢?

我們下回分曉!

 

[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283181/

[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240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