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2015年統計,全球的失智人口大約4680萬人,每20年成長約一倍,平均每3秒就會增加一位患者, 至2050年推估全球大約有1.31億人口罹患失智症... 閱讀全文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2015年統計,全球的失智人口大約4680萬人,每20年成長約一倍,平均每3秒就會增加一位患者, 至2050年推估全球大約有1.31億人口罹患失智症。
而台灣內政部2018年人口統計資料估算:台灣65歲以上老人共3,433,517人(全國人口的14.56%),失智人口共269,725人,平均每12位65歲以上的老人即有1位失智者,推估2018年12月底台灣失智人口共282,364人,佔總人口的1.20 %,即在台灣每84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
失智症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氏症。有許多家屬以為患者年紀大,個性會變得頑固,記憶力不如以往,常常忘記事情,也會不斷重複與別人說過的話,失智不是正常老化而是一種疾病,家屬因為對失智不了解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但是事實上患者已經生病了,應該要接受治療。
老化失智傻傻分不清楚,究竟是得了失智症,還是記憶力變差呢?
※老化vs失智
老化: 可能一時忘記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但後來能回想起來。
失智: 對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且無法回憶。
失智症不是只有記憶力會減退,它是一連串的症狀組合而成,認知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包括判斷力、抽象思考、注意力、空間概念等認知功能方面的退化,在失智中後期,甚至可能出現個性上的改變、妄想或幻覺等較嚴重的症狀,會對個案在人際關係、工作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造成影響。
1.增加大腦保護因子:
2.遠離危險因子:
1. 藥物治療
2. 非藥物治療
肌少症為骨骼肌質量及功能流失的疾病,盛行率會因年齡增長而增加。在美國及部份歐洲地區的研究顯示,肌少症盛行率在60到70歲的長者約為5%-13%... 閱讀全文
肌少症為骨骼肌質量及功能流失的疾病,盛行率會因年齡增長而增加。在美國及部份歐洲地區的研究顯示,肌少症盛行率在60到70歲的長者約為5%-13%,80歲以上則約為11%-50%。台灣本土的研究則顯示,65歲以上的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約為3.9%-7.3% (女性: 2.5%-6.5%;男性: 5.4%-8.2%)。
人體骨骼肌肉隨著年齡增加,造成質量及功能減少,肌肉質量以平均每十年減少 8%的速度流失,雖然所有老年人都會因年齡增長而造成肌肉量減少,但流失程度會因人而異,會因為其他慢性病(心臟病、關節炎、糖尿病、腎臟功能惡化等)或運動習慣而受到影響。
專家將「肌少症」定義為,65歲以上肌肉量減少、肌力下降及肌肉表現有問題的長者,常見的外觀就是,許多老人會有身形孱弱,關節處骨頭十分明顯,四肢容易無力,行動較為遲緩,沒走幾步就需要休息,且較容易跌倒。
臨床上檢測主要分三個部分:「肌肉質量」、「肌力」及「肌肉生理表現」。
※ 臨床篩檢流程圖:
飲食
每日均衡攝取各類食物及營養,將體重維在標準,多攝取高蛋白質含量的食物,像是蛋、豆、魚、肉、奶類和乳製品,但須避免多油、多鹽、多糖的飲食方式!
多攝取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如鮭魚、鮪魚、沙丁魚、牛奶、起司、蛋黃等;同時建議每天到戶外有,獲取足夠的日照,促進維生素D之生成。
運動
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建議至少30分鐘。運動前須先暖身,可以從事的各類運動,像是有氧運動、肌力訓練、緩和伸展及平衡協調運動等等。
如果有慢性病史,應先諮詢醫師可從事的運動類型、相關運動建議,運動前後也應培養量測血壓、血糖等習慣,若在運動中發生身體不適,先暫停從事的運動並適當休息。
運動建議以自己可以耐受的低強度運動開始,先從延長運動的時間開始,最後才增加強度,請勿超過身體的負荷因而造成傷害。
引用:
- I‐Chien Wu, Cheng‐Chieh Lin, Chao A. Hsiung, Ching‐Yi Wang, Chih‐Hsing Wu, Ding‐Cheng Derrick Chan, Tsai‐Chung Li, Wen‐Yuan Lin, Kuo‐Chin Huang, Ching‐Yu Chen, Chih‐Cheng Hsu(2014). Epidemiology of sarcopenia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in Taiwan: A pooled analysis for a broader adoption of sarcopenia assessments. Geriatrics &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 ,14 (1): 52-60.
- 鄭丁靚、黃安君、彭莉甯(2016)。國際肌少症研究診斷標準彙整。臺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11(4),213-224。
- 吳雅汝、周怡君、詹鼎正(2014)。文獻回顧—肌少症與衰弱症。內科學誌,25,131-136。
骨頭是個不斷生長,但也會不斷流失的組織,老舊的骨質會被代謝,而由新的骨質取而代之,20~30歲前,人體的骨質生長速度會快於流失的速度,但隨著年齡增長,進入中年或女性停經以後,骨骼中的鈣質會慢慢流失...閱讀全文
骨頭是個不斷生長,但也會不斷流失的組織,老舊的骨質會被代謝,而由新的骨質取而代之,20~30歲前,人體的骨質生長速度會快於流失的速度,但隨著年齡增長,進入中年或女性停經以後,骨骼中的鈣質會慢慢流失,骨質生長速度也會變慢,這是正常的生理變化,骨質疏鬆會讓原本緻密的骨骼因為鈣質大量流失,硬度下降,形成多孔隙,甚至出現中空的現象,導致骨骼變脆、變弱,就會容易發生骨折,其中脊椎壓迫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明顯的症狀。
根據統計,美國有兩千五百萬骨質疏鬆患者,女性佔80%。超過75歲的婦女,罹患骨質疏鬆的比率高達90%。而根據國內醫學中心的研究,超過60歲的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比例超過16%,影響老年婦女的健康,70歲以上的女性大約有40%會因為大腿骨骨折導致行動不便、長期臥床和需要照顧,更有10%患者因而死亡。
四肢容易無力,行動較為遲緩,沒走幾步就需要休息,且較容易跌倒。1. 骨質疏鬆症檢測:
及早發現骨質疏鬆症,對於控制病情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上述高風險族群,建議盡早接受骨質密度檢查。
2. 運動
保持每周運動,可以從事適當的負重運動,負重運動可增加骨質密度,且負重運動可以幫助保護骨骼並維持彈性與平衡,但患有關節炎者,應避免荷重運動。
另外,戶外運動也是重要的,陽光能促使身體產生維生素D,幫助身體對鈣的吸收。可多從事打網球、慢跑、健行、登山、跳繩、跳舞、騎單車、舉啞鈴等。
3. 飲食
均衡的飲食,每日應攝取足夠的鈣質及維生素D。每日鈣質建議量為1000毫克,維生素 D建議量為800國際單位,但要注意,不同年齡有不同的攝取量。建議可以攝取: 乳製品、海鮮類、豆類、深色蔬菜、黑芝麻等。
鈣質含量表(每100公克) | |
101~200毫克 | 牛乳製品、杏仁、皇帝豆、毛豆、豆干、香菇、番薯葉 |
201~300毫克 | 黑豆、黃豆、豆皮、豆腐乳、蛤蠣、紅棗、木耳 |
301~400毫克 | 海藻、吻仔魚、九層塔、白芝麻 |
400毫克以上 | 髮菜、黑芝麻、紫菜、田螺、小魚干、乾蝦仁、蝦米 |
4. 戒菸、戒酒、減少咖啡攝取:
吸煙會造成提早停經,和長期過量飲用酒精都會導致骨質流失,增加骨折的機會;請嘗試戒煙,並適度飲酒。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終生的發生率是六分之一,根據衛福部近十年來的十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2-4位,也是造成殘障失能的第1位...閱讀全文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終生的發生率是六分之一,根據衛福部近十年來的十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2-4位,也是造成殘障失能的第1位。
腦部是人類最高的指揮系統,是人類最不可取代的器官,但當分布於大腦中的腦血管破裂或阻塞時,導致血液無法流通,無法供應腦部組織足夠的養分。大量的腦細胞死亡,而導致身體機能受損或壞死,及發生我們所見的「腦中風」,一般可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及出血性腦中風。
※ 發作時的保護措施
保持冷靜,先將患者頸部或胸部的束縛及衣物鬆開,若有穿戴假牙就將其取出,並將患者維持在側臥的姿勢,讓麻痺的那一側肢體向上,盡量保持呼吸道暢通,若有抽搐症狀,將毛巾捲起放入口中,以防止咬傷,並馬上就醫。
世界衛生組織將慢性病定義為「一種長期、緩慢漸進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慢性疾病大約有四種類型: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中風)、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組塞性肺疾病、氣喘)、癌症、糖尿病...閱讀全文
世界衛生組織將慢性病定義為「一種長期、緩慢漸進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慢性疾病大約有四種類型: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中風)、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組塞性肺疾病、氣喘)、癌症、糖尿病 。
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將慢性疾病定義為持續一年或一年以上且需要持續性的醫療護理或影響日常生活活動受限的疾病。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定義之慢性疾病包含心臟病、中風、癌症、第二型糖尿病、肥胖、及關節炎。慢性疾病的發生,和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下述幾種生活習慣都可能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如吸菸(含二手菸)、飲食習慣造成之營養不良(如過少蔬果及高鹽高脂飲食)、缺乏運動習慣、過度飲酒等。
腦部是人類最高的指揮系統,是人類最不可取代的器官,但當分布於大腦中的腦血管破裂或阻塞時,導致血液無法流通,無法供應腦部組織足夠的養分。大量的腦細胞死亡,而導致身體機能受損或壞死,及發生我們所見的「腦中風」,一般可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及出血性腦中風。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有86%以上老人自述曾經診斷至少有1項慢性病,而近50%的老人罹患有3項以上的慢性病 。雖然慢性病不像一般傳染性疾病,可經由藥物使用在短時間內治癒,但慢性病的進程,卻是可以預防及調適的。透過對疾病的認識、對自我健康管理意識的提升、及透過健康促進習慣的養成,將可以避免、延緩因慢性病所導致的失能風險。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常見有兩種類型,分別為第一型(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第二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依據衛生福利部健康國民署資料顯示糖尿病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
糖尿病患血糖控制目標,飯前為80~130mg/dl,飯後2小時為80~160mg/d(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2018),若控制不良者,將導致其他併發症的發生。
第一型(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通常在青少年或兒童時期發病,因此過去常被稱為「少年發病型」糖尿病。成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性,導致身體無法有效的利用糖類,造成血糖過高、尿中有糖的現象。
第二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多發生在中年人,因此過去稱為「成年發病型」糖尿病。一般是肥胖造及運動習慣不良造成的,此類型一般可依靠口服藥物控制。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在2017年新發布的高血壓指南中,當收縮壓130 mmHg或舒張壓高過80 mmHg即為『第一期高血壓』,應該進行飲食/運動控制;當收縮壓超過140mmHg或舒張壓超過90mmHg以上,即為『第二期高血壓』,才開始藥物治療。
我們的血壓會隨著年紀漸長而逐漸升高,遺傳及疾病也有很大可能造成,有此症狀的中老年人,平日應培養測量血壓的習慣,檢查血壓是否偏高,血壓若能控制穩定,就較不容易產生心血管及腦中風發生。常見的症狀::頭痛、視力模糊、暈眩等,脖子僵硬亦可能發生。
根據衛福部2018年統計,心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當心臟功能衰退,心臟肌肉氧氣供應不足時,就會發生與心臟相關種種病症。造成病發的眾多原因中,最常見的就是冠狀動脈病變、心肌或心臟瓣膜的損壞、高血壓以及病毒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由長期抽菸或空氣污染等因素,使得肺部產生「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會造成氧氣和二氧化碳無法順暢進出呼吸道,導致氣流阻塞並引發肺臟與呼吸道的慢性發炎反應,使得支氣管和肺泡反覆地長期發炎,最後可能演變成全身病變。
根據國內統計,六十歲以上的人口中,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女性(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a) 。骨頭是個不斷生長,但也會不斷流失的組織,老舊的骨質會被代謝,而由新的骨質取而代之,20~30歲前,人體的骨質生長速度會快於流失的速度,但進入中年或女性停經以後,骨質生長速度會逐漸慢於流失速度,造成原本緻密的骨骼會形成更多更大的孔隙,甚至出現中空的現象,導致骨骼變脆、變弱,骨質疏鬆症就會逐步慢慢發生。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均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2-4位。當分布於大腦中的腦血管破裂或阻塞時,導致血液無法流通,無法供應腦部組織足夠的養分。大量的腦細胞死亡,而導致身體機能受損或壞死,及發生我們所見的「腦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