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的風險不容忽視,它是長者失能、死亡的重要因素,根據調查「環境因素」佔長者跌倒的最大比重,高達5成!而國人平均餘命已來到81.3歲,退休後如何好好生活成為重要議題,台灣長照機構與日間照護中心越來越多,讓長者可就近接受照護服務,我們正朝著高齡友善的社會邁進;但不管是居家、日照/長照機構,預防跌倒的環境設置夠友善嗎?
65歲大約是台灣人退休、開始規畫下半人生的時候,比如上社區大學培養興趣,或是在家中、社區裡的日照中心裡學習,無比悏意,殊不知危險就潛伏在舒適圈裡。
政府2018年的死因統計,65歲以上族群的事故傷亡原因裡,第二名就是跌倒,長者一年內的跌倒比例為1/6,而且「將近一半」發生在家裡!而有一種骨折堪稱殺手級 ─「髖部骨折」,根據《三總醫世代電子報》,65歲後發生髖部骨折的機率會增加7~8倍,若家中長輩不幸發生,一年內死亡率可高達20%,已高過許多癌症的死亡率!
資料來源:國健署 三總醫世代電子報
圖片來源:BOLON波龍藝術
除了肌力、骨質不足容易跌傷骨折,長者的視力退化,包括夜間視力差、辨色能力減退、深度判別力下降,以及對反射光線敏感等問題,都會影響長者的活動安全,政府近年來開始呼籲國民重視光影、視覺輔助的重要性,舉例而言:
1. 有邊界及對比的顏色可加強視覺提示,讓長者更容易辨識方向、適應生活。選擇部分的亮色做強力的視覺提示,如樓梯每一階都加入提示色塊。
圖片來源:BOLON波龍藝術
2. 老年人對藍色的鑑別能力,相較於紅、綠色下降得更明顯,因此重要事物應避免使用藍色。利用色塊區分顏色時,應避免將容易產生辨色障礙的紅、綠、藍等色塊相鄰。
3. 磁磚、石材等光滑亮面材質對眼睛過於刺激,材質盡量用啞光色彩,以避免眩光。
圖片來源:BOLON波龍藝術
4. 衛浴地面容易潮濕處宜有明顯邊界標示,或是在易濕處採用不同材質及顏色以警示。如有門檻,顏色最好與地面做區隔。
5. 利用顏色進行空間的區隔具有多項功能,例如臥房可以選薰衣草的紫色或藍色,它帶來寧靜的感覺,可以促進長者獲得充份的休息。
6. 長者的注意力和辨識力會大幅下降,空間位置若未標誌分明可能會使長者暈頭轉向。
圖片來源:BOLON波龍藝術 (走道以灰色突顯,座位區採用綠色標示,讓長者容易判別與依循動線)
為了長者的安全,越來越多住家採用粗糙防滑的地皮或地毯,雖然是一片美意,卻要小心這類多孔隙、皺褶的材料容易藏汙納垢,因此要注意這類商品:
這三者可以詢問廠商有沒有國際健康認證機構的把關,例如Floor Score、International Well Building Institut等認證,多一道評鑑、多一分安心。許多長者免疫力會漸漸退化如幼童,對於生活環境秉持著照顧嬰幼兒的細心,才能盡量減少環境汙染所誘發的不適。
文章轉載自療日子-老人跌倒後果堪比癌症!注意3大骨折熱區,預防跌倒6大視覺輔助